hàodàng

浩荡


拼音hào dàng
注音ㄏㄠˋ ㄉㄤˋ

繁体浩蕩
词性形容词


浩荡

词语解释

浩荡[ hào dàng ]

⒈  形容水势汹涌壮阔。

青冥浩荡。——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浩荡的长江。

vast and mighty;

引证解释

⒈  水壮阔貌。

晋 潘岳 《河阳县作》诗之二:“洪流何浩荡,脩芒鬱苕嶢。”
宋 司马光 《留别东郡诸僚友》诗:“津涯浩荡虽难测,不见惊澜曾覆舟。”
清 钱谦益 《彭城次坡韵》之四:“掉头终拟随公等,浩荡春波戏白鸥。”
吴运铎 《把一切献给党·觉悟》:“浩荡的江水奔到 鸡头山 下,碰到岩壁下,卷起巨大的漩涡。”

⒉  广大旷远。

《楚辞·九歌·河伯》:“登 崑崙 兮四望,心飞扬兮浩荡。”
唐 杜甫 《赠虞十五司马》诗:“凄凉怜笔势,浩荡问词源。”
仇兆鳌 注:“浩荡,旷远也。”
金 元好问 《西楼曲》:“去年与郎西入 关,春风浩荡随金鞍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十八回:“如今天恩浩荡,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。”
陈毅 《满江红·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》词之二:“喜东风浩荡海天宽,西风落。”

⒊  犹荒唐。

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怨灵脩之浩荡兮,终不察夫民心。”
姜亮夫 校注:“浩荡,犹今言荒唐耳,一声之转也。”

⒋  无常不定。

南朝 梁 何逊 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》诗:“年事以蹉跎,生平任浩荡。”

国语辞典

浩荡[ hào dàng ]

⒈  广博浩大的样子。

《楚辞·屈原·九歌·河伯》:「登昆仑兮四望,心飞扬兮浩荡。」
晋·潘岳〈河阳县作〉诗二首之一:「洪流何浩荡,修芒郁岧峣。」

浩大

⒉  无常不定、心无所主的样子。

南朝梁·何逊〈入西塞示南府同僚〉诗:「年事以蹉跎,生平任浩荡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浩荡"的意思解释、浩荡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我振臂一呼:"令出如山,不可更改,向前进发!"于是大军浩浩荡荡朝着敌占区开进。

2.黄河从冰川万丈的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,一路上接纳着千溪百川,浩浩荡荡,曲波折折,奔向巨浪滔天的黄海之边,像一条金色的钢铁巨龙,迤逦般地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土地上。

3.大纲既挈,条目自举。世界潮流,浩浩荡荡,顺之则昌,逆之则亡。

4.海水浩浩荡荡的激打着海岸。

5.“别再想过去的事了,只要你一直在我身边,不伤不死就不是诅咒,而是神恩浩荡。”花千骨笑着点头,趴进白子画的怀里,只是突然觉得,过去受过再多的苦都是值得的。

6.民众及游客晚上8时在茨厂街牌楼集合,随着大会领袖及嘉宾提灯笼,浩浩荡荡往中央艺术坊前进,七彩缤纷的灯笼及舞狮表演把茨厂街挤得水泄不通,非常热闹。

7.不管暗地里怎样的勾心斗角,田猎继续,玉辇上下,仍旧一团春风和气,禁卫前后,重又千骑簇拥高牙,在这神都苑中,浩浩荡荡行去……

8.刘邓大军浩浩荡荡的跃进大别山。

9.浩荡入溟阔,志泰心超然。

10.那军队雄赳赳,气昂昂,浩浩荡荡地启程了。